2月12日,福州飞往雅加达的MF航班客舱内装满中国支援的防疫物资。梁晓旭摄
3月25日,厦门航空AOC飞行总签派室内,上百名工作人员监控着航班动态。宋妙琴摄
阅读提示
多国停飞中国航线,海外“旅游禁令”扩围,航班被砍、海量退票……对国内民航业而言,这个新冠疫情之下的春天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冷”。为应对疫情影响,多家航空公司通过发行疫情防控债,运行复工、医疗包机,升级客舱健康服务等方式努力创造拐点,守望游客回归的春天。
据“飞常准”3月公布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国内机场航班量同比骤降72.06%,旅客运输量同比下降84.5%,内地机场单日起降架次数退回年水平。
一组组下行数据面前,包括南航、厦航、国航在内不少航空公司的飞机利用率却在3月迎来回升。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个航空业的‘冬天’,空中‘大动脉’已按下重启键。”
艰难保下的“资金链”
日前,厦门航空发布的文章《厦航美食承接各类团餐服务》引发网友热议。外界评论厦航开始送“外卖”,搞起“副业”。这是疫情之下航空公司贴补资金流的“非常”举措。
与厦航同样上线“外卖副业”的还有四川航空。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