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
厦门确定了!
全市禁止!
根据
厦门市人民*府办公厅
最新发布!
7月起
在全市城镇地区禁止活禽交易
推行“集中屠宰、白条上市”!
厦门全市禁止活禽交易!
经市*府研究同意,厦门市人民*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行活禽集中屠宰和规范交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从7月起,在全市城镇地区禁止活禽交易,推行“集中屠宰、白条上市”的禽肉产品经营模式,同时严格落实活禽检疫要求,加强禽类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有效防控疫病传播。
这意味着
今后市民去城区菜市场购买禽类
将不再现宰现杀
是冷鲜交易
全市推行集中屠宰
按照《方案》要求,7月起,在厦门岛内思明、湖里两区范围,和岛外四区的城镇地区范围,各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生产经营主体将全面禁止活禽交易,实行集中屠宰,推行“白条上市”。禽类将统一集中到本市定点屠宰场(厂)屠宰。入市销售的禽类产品,还应随附检疫合格证明。
据悉,位于翔安高速路口的夏商银谷禽类批发市场,目前是厦门主要的活禽集中屠宰场。为此,《方案》要求夏商集团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该批发市场的集散中心作用,吸纳和引导各类活禽养殖户、经营者进入批发市场,建立健全入场交易活禽的检疫、集中屠宰、进货查验等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生产养殖、供销衔接、下游配送的产业配套,强化“批发-检疫-屠宰-上市”全链条管理。
网络图片,文图无关
联合执法加大冷鲜供应
方案出台后,下一步,厦门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城市管理行*执法等相关部门将在市、区两级同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依法从严查处屠宰、经营、运输未附有检疫证明的活禽等违法行为,采购、销售、加工不合格禽类产品的违法行为,以及违规销售活禽的违法行为,同时依法取缔经营活禽的流动商贩。
按照《方案》要求,厦门还将结合农贸市场改造,大力推行“白条上市”。负责人介绍,首先,推行“白条上市”可以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其次,推行“白条上市”能有效解决禽类交易屠宰市场环境污染问题,全面强化城市环境整治,有效解决市容市貌脏乱差的问题,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据悉,厦门今后将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中,健全禽类产品档口建设,完善“白条上市”条件,引导经营者主动落实活禽“集中屠宰、白条上市”的要求。同时,加大禽类产品冷鲜供应。推进禽类产品冷鲜供应体系建设工作,引导农贸市场、社区生鲜超市、大型超市等商业零售网点增设符合标准的冷鲜禽类产品销售店(点、柜),逐步加大禽类产品冷鲜供应。
随着该条重磅新规实施
日前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执法局
三部门联合发布
致禽类产品经营者一封信
各禽类产品经营者:
为规范活禽屠宰和交易行为,防控疫病发生和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助力高颜值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厦门市人民*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行活禽集中屠宰和规范交易工作方案的通知》(厦府办〔〕55号)要求,现就有关事项提醒告知如下:
一、本市岛内思明、湖里两区范围和岛外四区的城镇地区范围,禁止活禽交易,实行集中屠宰,推行“白条上市”。
二、活禽是指鸡、鸭、鹅、鹌鹑、肉鸽等家禽及相关部门批准可驯养的活禽。
三、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和市市*园林局等部门将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屠宰、经营、运输活禽和禽类产品行为,依法取缔经营活禽流动商贩。
四、广大经营者要增强公共卫生安全意识,自觉响应*府号召,积极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投诉举报
市市场监管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城管执法局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执法局
年6月28日
国家最新明确
全国逐步取消活禽交易
7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农贸市场防疫与监管相关工作。
据会上透露:
食品冷链生产经营卫生规范
将作为国家标准发布
全国拟逐步取消活禽市场交易
关于食品冷链生产经营卫生规范已审查通过,不日将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实施。该规范的实施将更加有力地防控新冠病*造成的食品污染。
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稽查专员陈谞表示,将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禁止食用野生动物,限制活禽交易和宰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活禽集中宰杀,逐步取消活禽市场交易。
陈表示,农贸市场包括批发市场是城市食品供应的重要渠道,据了解,70%以上的畜禽肉、水产品、蔬菜水果均通过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进入我们市场流通。
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督促各地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加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以北京新发地市场为警戒,着力排查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风险隐患,部署加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风险的管理。
一是根据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指导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责任,保证销售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最大限度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和疫情传播风险。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对无法提供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畜禽肉类,无法提供产地证明、购货凭证的水产品一律禁售禁用,加大对位于地下、半地下场所的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不合格产品。
三是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禁止食用野生动物,限制活禽交易和宰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活禽集中宰杀,逐步取消活禽市场交易。
四是加强菜篮子产品的价格监测,保证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水平的稳定,加强对社区菜店、农副产品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督导检查,严肃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等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保证市场食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质量安全。
福建此前发文
福州、厦门全面推行
禽产品冰鲜上市
此前,福建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财*厅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家禽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快家禽产业转型升级,按照“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发展方向,构建福建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其中,《方案》提出,福州、厦门要全面推行禽产品冰鲜上市,逐步取消活禽交易;其他地区要逐步提升冰鲜禽产品的市场份额。到年,全省城区以上市场冷鲜、冷冻禽产品供应占比达到30%以上。
《方案》要求,各市、县*府要统筹做好家禽屠宰厂规划布局和建设,推动城市主城区家禽集中屠宰,因地制宜整合和改造升级现有屠宰厂、代宰场(点)。鼓励大型养殖、屠宰加工企业采取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等手段。力争到年底,全省规模化集中屠宰加工比重达80%以上。
《方案》还要求,将依法加强养殖、屠宰等环节的检疫监管,规范出证上市,建立动物卫生档案。加大疫病高发季节监测频次,密切掌握疫情动态。落实养殖场(户)疫病防控主体责任,督促落实防疫相关制度和规定。
科普——
食安小知识
问:什么是白条禽?答:白条禽是指检疫合格的活禽统一上屠宰生产线放血、脱毛并佩戴脚环后,通过冷链运输,运送至各农贸市场经营业主手中,进行冷藏、销售的禽类,主要包括鸡、鸭、鹅、鸽等。问:什么是冰鲜禽?答:“冰鲜禽”是指对宰杀后的禽胴体迅速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5小时内达到0至4摄氏度,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至4摄氏度范围内。问:“冰鲜禽”与现杀活禽在营养和口感上有什么区别?答:从营养学角度来看,禽类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和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冰鲜禽”和活禽无任何差别,但所有动物在屠杀后都有一个排酸过程,不宜立即食用,低温冰鲜保存能抑制细菌生长,延缓肉质腐败变质,在口感上“冰鲜禽”要优于现杀活禽,因此,“冰鲜禽”更有优势。问:如何确保市民吃到健康卫生的白条禽和冰鲜禽?答: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保证购买的禽类产品安全卫生,杜绝含有染疫、病害、死亡的禽类产品上市流通,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将开展检疫,对检疫合格的禽类产品出具检疫合格证明,消费者可以获悉禽类产品检验检疫信息。
来源:厦门日报、今日海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泉州晚报、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