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页-台海网]
■厦门市图书馆年接待读者约万人次。
台海网2月25日讯据厦门晚报报道 去年借书最多的读者全年借了多少书?市图书馆统计数据显示是册。借阅最多的图书是《平凡的世界》,借阅最多的电子书籍是《Python从入门到精通》,全年文献外借量近万册次,外借量同比增长近一倍。
去年一整年,市图书馆新办理图书证5.29万张,接待读者.92万人次,少儿阅览区到馆读者42.07万人次,文献外借量.59万册次,电子文献下载.45万册,新增纸质书32万册,新增电子书2.2万册。“飞鸽传书”送出包裹1.7万个,平均每天47个,总计借出图书8.5万册。而年受疫情影响,图书馆共开馆天,累计接待读者.92万人次,外借图书.05万册次。
成人借书状元一年借阅册,榜眼借书册,探花借书册;少儿图书借书状元一年借书册,榜眼借书册,探花借书册。记者了解到,无论是“成人状元”还是“少儿状元”,使用借书证的都是家长,借的书基本上都是给孩子看的。
成人借书状元邱开文册书大多是为儿子借的
■邱可可
成人借书状元邱开文去年借的册书中,只有二三十本是给自己读的企业经营管理类书籍,其余的都是给他刚上初一的儿子邱可可借的。邱开文告诉记者,他和太太从儿子两三岁起,就培养他的阅读习惯,从图书馆借来绘本让他自己阅读,看不懂的再为他讲解。阅读是可可最大的“娱乐项目”。
可可上小学后,邱开文会利用周末时间带他到图书馆借书,每次邱开文和太太的借书证加在一起借80本,用两个大袋子装回家。上小学前,可可的识字量已经不小。小学三年级,他就看完了中国四大名著。到了四五年级,儿童馆区的书籍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他开始到成人馆区挑选书籍。他最喜欢历史人物传记和中外经典名著。除了图书馆借来的书籍,妈妈也会给他买书,家中两个书架摆满了《二十四史》《沈从文文集》等书籍。
进入初中功课较为紧张,但可可照样能合理安排时间阅读课外书。中午回家吃完饭,他一般会阅读半个多小时,休息一会儿后去上学。晚上7点到9点用来完成课业,9点开始看课外书,10点半准时睡觉。周末上午半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和晚上睡前的时间,他都用来看课外书。
邱开文说,可可从小到大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大量阅读对他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最突出的是语文学科,他积累了很多素材,获得了许多写作灵感。可可阅读速度快,做阅读理解题目也有优势;知识面丰富,在班级辩论赛和其他主题活动中经常活跃着他的身影,同学们都很喜欢他,称他为“大侠”。
(文/记者龚小莞图/受访者提供)
少儿图书借书状元吴晖册书借给两个女儿看
■吴蔚
少儿图书借书状元吴晖是一对小姐妹的父亲,去年他到图书馆借了册书,其中大部分是给小女儿吴蔚的读物,其余则是给大女儿阅读的。吴蔚上幼儿园大班,吴晖每周末都会带她去图书馆借书,顺带给上五年级的大女儿挑选一些文学名著、历史书籍等。
吴晖说,引导孩子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很重要。因此从小女儿上小班开始,吴晖就借来各种绘本给她指读。从最初的指读到现在的自主阅读,目前吴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阅读儿童读物基本上没有障碍,速度也挺快。他主要带吴蔚去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区借书,那里的少儿馆有非常丰富的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图书。从最初的绘本,到现在的童话类、科幻类儿童读物以及其他文学名著,吴晖都引导女儿阅读。
在吴晖看来,阅读课外书对于孩子的知识储备和性格塑造大有帮助,例如,可以通过阅读正能量的书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分辨善恶美丑。阅读还能丰富多学科的知识储备,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培养专注力,专注力对于学习和开展其他活动都是非常重要的。
(文/记者龚小莞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