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商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海西晨报对家乡的爱浓缩进一张张照片
TUhjnbcbe - 2022/7/5 16:52:00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苏华琦,副研究馆员,厦门市文化馆副馆长、厦门市美术馆副馆长、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厦门城市*建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厦门鼓浪屿·日光岩▲武夷山玉女峰▲石狮姑嫂塔▲福州三坊七巷▲福州西禅寺

在厦门市文化馆副馆长苏华琦的航拍摄影镜头里,有秀丽清新的八闽风光,也有细致入微、意趣精深的人文情怀。在迎接建*百年的特殊时刻,他将这些作品集结,准备办一场巡展。

“华光琦影——苏华琦航拍八闽摄影巡展”将于1月22日至31日在福建省美术馆举行,将展出苏华琦航拍摄影作品幅。此次展览作品出自年度福建省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苏华琦《航拍八闽》,这是全省地市级17个入选年度福建省文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中唯一的个人项目,也是当年度厦门唯一入选的项目。苏华琦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让观众从作品中感受新时代的福建之美。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美术馆、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厦门市美术馆、三明市艺术馆主办,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福建分院、厦门市摄影家协会、厦门市闪忻美术馆、厦门市群众文化学会承办,《海西晨报》、厦门日报书画院、厦门网等协办。日前,苏华琦接受了本报专访,讲述了个人的摄影历程以及此次展览的幕后故事。

借“天空之眼”展现八闽风采

苏华琦是土生土长、行摄多年的闽南人,也是一名文旅工作者,他对家乡的山水、人文等深具感情。在他看来,福建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环境清新,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同时,福建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区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新时代中国的一个生动缩影。

苏华琦觉得,摄影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展示这片土地的绝美风姿。为此,他背起相机,加入航拍队伍,借助“天空之眼”,走遍八闽大地,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独特的摄影作品。

此次展览将展出苏华琦的航拍摄影作品幅,展现了八闽大地的美丽风采,包括福州嵩口鹤形路、莆田大地湖心岛与木兰溪、泉州仁寿塔与镇国塔、厦门鼓浪屿日光岩、送王船民俗、漳州镇海角、龙岩土楼永定景区、三明大田茶天下度假区、南平武夷宫与大王峰、宁德白水洋等。这些作品中,既有瞬间捕捉而成的永恒之美,也有终夜守候获得的精妙瞬间,体现了他的精湛拍摄技艺和善于捕捉社会新发展、新变化、新气象的敏锐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共分9大区,对应的正是福建的9个地市。而在区块方面,苏华琦别出心裁地用福建不同地市的车牌代码来进行规划,如闽A代表福州板块,闽B代表莆田板块,闽C代表泉州板块等。苏华琦说:“之所以选择用车牌代码来区分,是希望观众在看展的时候,能更加一目了然。”

几十万张照片定格精彩瞬间

回溯摄影之路,苏华琦说,他从小喜欢艺术,对摄影的热爱则是从大学时代开始的,摄影为他打开了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毕业后,他进入厦门市文化馆,从事宣传工作,由此开始更频繁地接触摄影。后来,在记录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他更懂得带着思考去定格每一个美好的瞬间。目前,苏华琦存储的相片达几十万张,其中有不少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摄影作品,曾多次入选各类影展并获奖。

年,苏华琦在厦门市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的首个摄影展“沐浴改革开放40年·华光琦影——苏华琦摄影作品展”。在这些摄影作品中,他以独特的视角镜头语言,展示了厦门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年是苏华琦入*20周年,年又逢建*周年,苏华琦希望,能用一场摄影作品的巡展,来纪念这一特殊的时刻。

多次往返只为拍到理想画面

“事实上,要拍出好照片,并不容易,尤其现在‘人人都是摄影师’,要如何拍出不一样的画面和内涵,很伤脑。”苏华琦说。

据了解,本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苏华琦去年拍摄的。采访中,他也谈到了航拍摄影过程中的难忘经历。

那段时间,只要遇到天气好,又是周末、节假日,没有工作冲突的情况下,他就会外出拍摄。为了拍到一张好照片,他会尝试多个角度,或者往返多次,去寻找最理想的那个瞬间,“有时一天开车四五百公里都很正常”。

在精益求精的航拍过程中,也会遇到意外和遗憾。“去年‘五一’,我在龙岩进行深度拍摄,航拍的无人机突然失控,消失了。我只好返回厦门重新购买,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拍摄时机。”苏华琦说,还有好几次,因为时间太赶,无人机起飞前,他没有详细检查设置,导致没有保存原图,努力白费,后悔莫及。

对于此次展出的作品,苏华琦说,他在近万张航拍摄影作品中不断筛选,最终精选出幅。“当然,还有很多遗憾,毕竟是独立创作,无法更全面、深入展开。如果能让我有更充足的时间静心去拍,相信会更完美。”

据悉,这些作品接下来还将在厦门、三明等地进行巡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西晨报对家乡的爱浓缩进一张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