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付灵灵眼里,高中三年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任教于郑州市桃园中学的她,是一名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刚结束中考的孩子,就像站在马拉松的起点。”付灵灵说,“在三年里既要不能掉队,又要不断夯实基础,朝着心目中的目标努力。”
这是付灵灵的教育心得,也是桃园中学“爱+术+道”三重教育熏染出的教育感受。
河南商报记者李志远杜世民
爱:献出自己满腔的爱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实践中,桃园中学的教师将至圣先师的这句话,内化为对学生的爱心。
这份爱心,是桃园中学教师工作的起点。
桃园中学资深高中班主任李阳子说,身为教师,要爱心感染学生,要关心爱护学生,要献出自己满腔的爱。
作为三年里朝夕相处、在一块的时间比家人都多的师生,怀着这份爱心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高中生的情况比较特殊,在学业上他们面临着高考,压力很大。同时在年龄上他们正处在成人的关键一步。”李阳子说,“他们一方面迫切需要获得像大人一样的对待,与此同时又十分敏感和脆弱。”
多年的高中班主任经历,让李阳子明白,唯有发自内心的爱,才能真正获得这群“小大人”的认可。“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李阳子总结。
同样在桃园中学担当班主任的杨秋,从爱出发,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杨秋认为,在教学上,她和学生亦师亦徒,学生们也带给她很多启发和思考。
在育人上,杨秋贯彻着四个字——严管真爱。“只有在这个关键时间上严格管理,帮助学生们走好这段人生路,才是真正的爱。”
术:用周记开展“师生笔谈”如果说,爱是一切教学的基石。
那么,在爱的根基上生长出的教育之树,则充满了由浸润了爱意的“术之枝干”。
作为一所成绩上屡创突破的学校,桃园中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经。一个又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桃园中学教师们的教学教育之“术”。
这些术,倾注了教师群体的心血,并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茁壮成长,俨然成为桃园中学的一大特色。
在付灵灵的班上,从高一入校起,学生们就开始了伴随三年的“周记之旅”。“我是教历史的,要求孩子们写周记,不单是为了锻炼写作能力,更是借此有一个与学生们开展交流的渠道。”付灵灵说。
据她介绍,入学第一篇周记从自我介绍开始,此后每周根据实际情况,孩子们在周记里记下自己的心里话,或长或短;付灵灵也为每篇周记写评语,有时评语甚至多到比周记的正文还长。
这种特殊的“笔谈”,在学生度过三年备考时光里,发挥了巨大作用。
“每次考完试,我会要求大家总结一下,在周记里把哪一门考得好、为什么考得好写一下,而不是写自我批评和反省。”付灵灵说,“到了高三,学业繁重,我想停下周记学生们还不愿意。后来我才知道,写周记是他们舒缓学习压力的一种绝佳方式。”
相伴三年的周记,记下了高中生涯里的苦乐悲欢,留下了或苦涩或幸福的泪水痕迹。
道:教育是一种快乐何为道?
道是一种道路,一种理念,更是一份藏诸心中、落在行动的坚守。
对桃园中学的众多班主任、教师群体来说,道就是秉持着爱心、与学生一道探索前行的教学实践。
在这条教育之道上,他们经历风和雨、望见雪与月,收获的是一份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快乐。
高中三年的马拉松赛道上,付灵灵早做好了陪伴前行的一切准备,她要为孩子们的奋力拼搏加油打气,引导孩子们走完走好这段最难以忘怀的人生之路。
在杨秋眼里,从事多年的教育,是一份职业,一份工作,但更是一份心灵的寄托。
她说:“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而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份快乐。”
同样的快乐,也洋溢在李阳子的心中。
她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群朝着目标携手前行的身影。“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她说自己要成为这样的师者。
因此,在桃园中学的教学之道引领下,付灵灵打开一封封周记写下评语;杨松坚持着“纪律上细心;学习上诚心;生活上爱心;做人上留心”的教学管理准则;李阳子则与学生们一起,探索建立了班级日常的奖惩管理制度……
在这条充满快乐的教育之道上,桃园中学的师生们洋溢着笑容,大步前行。
一分钟了解桃园中学01学校介绍
郑州市桃园中学成立于年,位于郑州市二七区核心教育地桃源路,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全日制民办高中。学校原隶属于郑大附中教育集团,年林枫教育基金强势注入资本并与郑州大学联合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学校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充满生机。建有教学楼、实验楼、行*办公楼、宿舍楼、食堂和塑胶田径运动场,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报告厅,配置齐全。
学校继续传承郑大附中教育集团的优秀基因,吸引更多的民间教育资本注入,持续不断地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习环境。
02办学思想
学校始终追求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办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