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促会调解志愿者,今天在*山村巡查时发现村里有两户人家因建房问题发生了争吵,其中一户人家还有精神病史,村干部也在现场,但无法说和,情况比较复杂。”
5月7日上午10点,上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热线电话响了起来。“感谢你们提供矛盾纠纷情况信息,请你们先在现场继续帮忙稳定一下双方情绪,我们马上到场”。
这是上溪镇坚持司法所关口前移、构建全域化调解组织后,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缩影。
从“我要怎么做”到“我该怎么做”的转变,从过去的“走进来”到现在的主动“走进去”,上溪镇积极探索司法行*工作新实践,创新服务群众新载体。
构建“1+X+Y”全域化调解组织
“老娘舅,我是南平村的,我和前夫有一处房产,法院也判给我们共同所有,但是前夫不肯把属于我的那一份给我,请帮忙解决下”。
“好的,你先不要急,我们先到现场看看”。经过数次上门工作,调解员终于帮两名当事人解开心结,化解了纠纷。
上溪镇通过落实“*建+单元+调解”机制,不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构建村级“1+X+Y”全域化调解组织:以47个行*村(社)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载体(即“1”);扩充村级调解员队伍(即“X”),落实“*建+单元+调解”机制,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群众认知度、增强参与感、落实责任感,通过“一度二感”,调动积极性,提升工作实效性;“Y”的涵盖面则比较广泛:通过前期协调、培训,成立“美促会调解志愿者队伍”,由联系农户*员担任第一调解责任人,同时创设上溪镇平安建设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美促会原来是助力“和美”乡村创建志愿者协会,和在前,美在后。上溪司法所将“美促会”志愿者吸纳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让志愿者在下村过程中,增设“巡调”工作流程,并适时监督各村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如发现有村(社)矛盾纠纷较多、联系*员和村干部化解不及时或化解不成功,及时联系镇相关部门,进行跟踪调处。真正实现一般纠纷不出所在村、社区、单位,疑难纠纷不出镇。
同时,在各行*村(社)中,由联系农户*员担任第一调解责任人,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