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商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印度情缘侧写甘地的华裔弟子曾圣提及其后裔
TUhjnbcbe - 2020/12/20 14:11:00

十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在谢福崧的陪伴之下到荷兰路一间三层楼的洋房。洋房的主人是谢金玲,她和她的儿子周伟立一起住。去那里的目的是搜集资料以便写一篇有关曾圣提的文章。曾圣提是上世纪出现在新加坡的一个非凡人物,谢金玲和谢福崧都是曾圣提四妹的孩子。

我一踏进客厅,目光便给挂在墙上的一幅肖像吸引住了。肖像里的人物是曾汉经,晚清秀才——曾圣提的父亲。

创办报刊与创作文学

曾圣提被称为新马华文文学的导航者。年出生于广东省饶平县凤凰镇,原名曼尼。小时候在私塾念书,后来在厦门集美学校接受中学教育。年南来新加坡,在道南学校任教员半年后回上海。他受泰戈尔的感召,年赴印度在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求学。在印度期间,经友人的介绍,他成了圣雄甘地唯一的中国学生。圣提(shanti)这个名字就是甘地为他起的,是梵文“和平”的意思。

曾圣提年回国,翌年再度来新,定居新加坡以后陆续安排弟妹南来。他有弟妹12人,6弟6妹,原配名陈可美,两人育有三男三女。在本地,他参与多家华文报刊的创办工作,如《南洋商报》、《电讯新闻》、《现代日报》等。他在《南洋商报》担任电讯翻译与副刊编辑期间,和他的弟弟华丁、玉羊及朋友积极提倡文艺。先后在该报创设《洪荒》、《文艺周刊》等副刊。

曾圣提提出“以血与汗铸造南洋文艺铁塔”的口号,在各报章杂志发表了48篇作品,其中诗20首、散文9篇、小说11篇、译作7篇、剧本1个。年“七七事件”发生后,他组织“华侨战地记者通讯团”,任团长并亲临台儿庄等战场采访,实地报道抗战情况。

年,曾圣提再访甘地。年去槟城与友人合创《现代日报》,直到日本南侵前才回到中国重庆。他有一个邻居,小伙名为程奇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居住天津时,与其来往甚密。曾在一篇刊登在中国的文章中写到:“曾伯伯是一个快乐、宽容、淡泊名利的人,在我青少年时期,他是对我有很大影响的人。”

年2月,曾圣提听到甘地第6次绝食,用10天时间写成《在甘地先生左右》,记叙他在甘地身边的经历。这本书页,年由上海真善美图书公司出版,年由新加坡青年书局重印。杨松年教授在他的《新马早期作家研究》中称,这本书问世后,就被誉为年最佳著作。因为不论是内容或写作手法,它都与众不同,好评如潮。曾圣提和这本书曾是南洋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专题。

与甘地关系密切

甘地对曾圣提给予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度情缘侧写甘地的华裔弟子曾圣提及其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