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商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闻传播史政治干预下的职业抗争清季
TUhjnbcbe - 2020/12/7 2:53:00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s://m-mip.39.net/nk/mipso_4892460.html

点击上方“xwycbpl”即可订阅!

新闻传播史

*治干预下的职业抗争——清季民初新闻业“有闻必录”理念的奠定

作者:操瑞青

摘要:20世纪初,“有闻必录”成为新闻从业者信奉不疑的报道原则,此后风行数十年。逻辑上讲,无论是晚清还是当下,新闻实践活动皆不可能做到“有闻”则“必录”。那么,这样一个字面上不合常理的言说,何以构成近代新闻业极具影响的职业理念?研究指出,“戊戌”之后,*权当局开始强势干预新闻界各项职业活动,从业者日益感受到*治势力的压迫。面对此景,“有闻必录”被新闻界极力呼喊,意在争取“有闻”就可以“必录”的自主性运作空间。加之彼时西方“言论自由”观的传布扩散,更使新闻界此番抗争增添了思想上的正当性基础。该时期,“有闻必录”实际上转变成了“言论自由”的操作性表达,较大程度上实现了以“职权”对抗“*权”的行业诉求,并由此迫使清季民初的*界力量有所收敛。文章认为,“有闻必录”之奠定,彰显了近代新闻界在*治干预下展开弱势抗争的职业心态,且此种心态长期存在于民国中后期的新闻实践中。

关键词:有闻必录;言论自由;弱势抗争;职业心态

01

引言

提及“有闻必录”,对中国新闻业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无论是初登学门的研究生,抑或是奔走业界的媒体人,要对它“评头论足”地说道一番,想来都不是难事。即使在今天,人们品评新闻活动是非得失时,该说法仍频频现身,余音犹在。已故著名中国新闻史学者宁树藩先生指出,“有闻必录”在近代中国新闻从业者群体当中影响甚大,它应该称得上是“旧中国流传最广的新闻用语”。[1]亦因如此,中国新闻史学界对“有闻必录”的讨论,长期不绝于耳,兴趣十分浓厚。*

综观学界既有分析,相关讨论主要聚焦以下四个问题:其一,考证“有闻必录”的出现时间。新近研究表明,“有闻必录”在报章中首次出现系年6月29日,《申报》在当天的《调兵续闻》一文中最先提及该说法;[2]其二,解读“有闻必录”在新闻活动中形成的原因。部分学者表示,《申报》等报刊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闻传播史政治干预下的职业抗争清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