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厦门马拉松
将于年1月7日
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前开跑
跟上一届一样,只设全程马拉松项目,赛事规模为人。在去年赛事服务广受跑者好评后,厦马在今年将继续沿用“跑者服务跑者”体系,坚持“关门不关服务”。
这届厦门马拉松
还有哪些新变化和亮点?
一起来看看吧
亮点
1
厦门国际马拉松→厦门马拉松
从今年起
赛事正式更名为“厦门马拉松”
与国际六大满贯的名称接轨
与此同时,进行了视觉升级,优化厦马标志,采用更具动感的跑道线条设计,提炼出马拉松赛跑运动员的形象,巧妙地集合太阳、蓝天和大地等自然元素色彩,既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也使标志显得更现代和时尚。
亮点
2
赛道微调与改造三变化
变化一
厦马的折返点从3个减少为2个,在5公里的98金钥匙位置不再右拐进入云顶隧道,而是直接沿着环岛路继续前行。
第一折返点约16公里,设在鹭江道与厦禾路往前米左右的第一码头枢纽站正对面;
第二折返点36-37公里之间,设在了环岛路观音山旅游度假区过山车位置的车辆调头处。
变化二
在会展酒店门口的32公里及40-41公里处,跑者不需再经过下穿隧道,而是直接从隧道左右两侧的直行道路通行,减少了因为下坡、上坡给跑者带来的腿部负担。
变化三
经过一年的改善和调整,环岛路已基本成为全柏油路面,柏油路面层比较软,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缓震能力,对于跑者来说也能有效减少因路面带来的腿部、膝盖负担。
亮点
3
成为全国首个采用分枪起跑的全马赛事
厦马的分枪起跑
是国内单一项目、大型马拉松赛首次尝试
厦马采用的是按选手成绩进行分区的设置(中国田径协会比对成绩),赛事按人数共分为三个区,每个区约1万人左右。
每枪间隔25分钟,具体为:
A区选手(第一枪):07:30出发;B区选手(第二枪):7:55出发;C区选手(第三枪):8:20出发。
本届赛事采用了更加严格的三道检录机制:
由安保人员及志愿者组成的第一道检录,在安检口对无号码簿或证件的人员进行劝阻;赛事裁判员对号码簿的真假、年份,以及对应集结区域进行核实,为第二道检录;而最后一项检录程序则是裁判员与芯片计时工作人员用电子扫描仪器,对跑者佩戴的计时芯片进行检查。
为提升造假难度,主办方把号码簿和计时芯片分设,以增加核对检查的环节。严格打击赛事替跑行为,为选手提供更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比赛当天,参赛选手需在规定的检录时间内到分区口检录。
《竞赛规程》里规定,允许快区选手至慢区检录起跑,但不允许慢区选手至快区检录起跑。如果有选手站错分区,通过起点时间早于其号码段所在区发令时间,组委会将取消其最终成绩,并追加禁赛一年。
亮点
4
新设“亲友挂奖牌”服务
在许多国际知名的体育大赛上,我们都看到许多冠军选手的获得者在比赛后由其亲属给他们挂奖牌的温馨画面,不过这个福利仅仅限于冠军或者前几名运动员。厦马新设“亲友挂奖牌”服务,将此举措延伸对普通选手,让普通选手也能享受这个感动人心的瞬间。
亮点
5
增设高额奖金的中国籍运动员特别奖
设立中国籍运动员特别奖,奖金总额最高达元人民币,其中男子组净成绩在2小时15分以内,女子组净成绩在2小时30分以内的第一名跑者,可获得5万元奖金。本届赛事吸引了大量国内优秀选手报名参赛,据统计,其中有9名选手曾获年国内各大马拉松赛的国内冠军。
亮点
6
首次举办亲子跑
厦马将于年首次举办亲子跑,集合健康和趣味为一身,让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共同完成1.8公里的跑步旅程。除此之外,在终点还将举办公益换书活动,并设置留影区、互动区等。
亮点
7
千里挑一的官方领跑员
厦马官方领跑员,在余名报名者中,经过层层筛选而选定,分为9个时段,共计35人。这些领跑员来自厦门、台北、香港、澳门等全国25座城市,构建了领跑员的中华大家庭。这是国内其他马拉松赛事罕见的。
亮点
8
一次中签,未能参赛可顺延
厦马组委会开设了“名额顺延机制”,经组委会确认获得参赛资格者,如无法参赛,物资包不予发放,报名费不予退还,组委会可给予保留下一届直接参赛资格,但须重新报名并缴纳报名费。
如连续两年获得参赛资格,却均未到场参赛,则将取消其随后一年的报名参赛资格。
亮点
9
高颜值的完赛奖牌
由CNjewelry精心设计的完赛奖牌,以永不止步的跑者为设计理念,将厦马最新的logo化身为一名跑者,中心圆盘可度自由旋转,与四周的城市景观融为一体,这些景观是厦门马拉松赛道沿途经过以及厦门标志性建筑。
奖牌带采用厦门蓝为主色,搭配上五色缎带,象征着金砖五国,展现金砖后的厦门荣耀。缎带中间加入金砖的“厦门印”。
亮点
10
全新设计的参赛服
厦马采用全新设计参赛服,将主视觉元素融入其中,一改以往的款式,将短袖改成背心,分男、女款。
亮点
11
全城悦动“厦马周”
厦马正值厦门马拉松第十六周年之际,组委会携手肯德基、共享单车ofo、美团点评、星巴克、厦航五大品牌及各商家,于赛前一周打造一场“全城悦动,倾城厦马”的优惠大联欢。
重要提醒:如何健康安全地跑?
为预防选手比赛中出现伤病甚至突发严重事故,做到健康参赛,组委会特邀请美国人体运动科学院院士、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顶尖运动测量与评价科学家朱为模,给选手介绍一些预防的方法。
首先你要知道
“心脏骤停”是罪魁祸首
大多数的运动中猝死是由心脏骤停造成的,具体原因是心脏的供电系统出了故障,心电变得不规律,进而导致心脏跳得飞快,心脏的供血功能也因此受阻,脑、肺等重要器官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几分钟内即可丧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心脏骤停并不等同于冠心病发作。冠心病的起因是因为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被堵塞,以致氧气不能达到心肌而造成心肌受损,与心脏骤停无预先症状、发作快而猛的特点比较,冠心病发作多会先有症状(如心绞痛),且发病时间较长。
导致心脏骤停的危险因素
◢年龄(男≥45岁;女≥55岁)◢家庭心脏病史◢抽烟◢久坐的生活方式(3个月内没有参加每周3次的30分钟运动)◢高血压(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不正常的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mg/dl;高密度胆固醇≤40mg/dl)◢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等
与跑马拉松特有的危险因素紧密关联的又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跑马拉松的经验
大家可能第一反应会觉得从没跑过马拉松的人更容易猝死,其实不然,根据统计,马拉松赛事中猝死的人往往是那些跑过马拉松赛的选手,以下是美国运动医学专家对美国两个马拉松比赛数十年中猝死的人所做出的统计,均为男性:
可见,猝死者中既有第一次跑马拉松的人,也有多次参赛的,同时也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因此,需要所有选手引起重视,不能以为自己有着多次跑马拉松的经历,就掉以轻心。
2、出事的地点
虽然马拉松全程中均有可能会出现猝死的情况,但主要出事地点往往集中在靠近终点处。这主要是因为在马拉松猝死发生时,运动员通常都已经在大强度的情况下运动了很长时间,人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之中,所以在马拉松的最后几公里,建议选手要特别小心,不能盲目冲刺,过度刺激心脏,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如何预防运动猝死?
1、要了解自己
比较理想的预防是先做包括有氧能力在内的全面体检,了解自己的心脏健康与危险因素。如果有危险因素,开始的运动和强度一定不能大,可以从快走开始,安全也有效。
如果没有做体检,则可以用下面这个叫做PAR-Q的问卷来做一个简单的提前自我筛查:
a.医生是否告诉过你,根据你心脏的情况,只能参加医生推荐给你的体力活动?是/否b.当进行体力活动时,你是否感到过胸部疼痛?是/否c.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不进行体力活动时,你有没有感到胸部疼痛?是/否d.你有没有过因为头晕而失去平衡或者曾经失去知觉?是/否e.你有没有因体力活动改变,使骨骼和关节方面的症状加重的问题?是/否f.医生有没有因为心脏或者血压问题给你开了药?是/否g.你是否知道有其它原因使你不能参加体力活动?是/否
如果你在上表中的任何一项回答了“是”,您就应该一定先去做个体检,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和掌握,并征得医务和体育专业人士对你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意和建议。
2、对运动的基本知识要有所了解
刚开始运动时,大家应该从网上搜索一下,对运动的基本知识要有所了解,比如:
运动负荷:
又叫生理负荷,是指人体在运动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包括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运动强度x运动时间x运动频率)。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过小,则达不到训练的效果,过大,又超出了人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健康和训练效果都不利。
最大心率:
人在长时间大运动负荷时的最高心率,反映一个人的心血管机能水平;
靶心率:
是根据运动处方或训练计划科学制定出的,在运动训练时应该保证心率范围。运动训练实践中,靶心率多用于控制运动负荷以达到有效和安全的训练效果。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但如果能量是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有氧运动通常是运动时间较长(5分钟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的运动,如长跑、骑单车、爬山、各球类运动、太极拳等;无氧运动通常是指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如短跑、肌肉器械训练、举重等。
准备和整理活动:
人体在相对安静状态下各种机能活动水平较低,运动前做一些准备活动(如慢跑或拉伸)可以帮助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慢慢地过渡到运动状态,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体机能和防止受伤;整理活动(如慢走和拉伸)的目的是使人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静止的状态,帮助人体排除运动产生的代谢物以达到尽快消除疲劳和恢复。
预防运动引起的创伤:
运动造成的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叫运动损伤。控制运动的“度”即运动负荷是防止运动损伤的关键。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包括思想上要重视,要严格遵循不同运动的运动规律,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要了解自己的体能,尽可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运动,选取合适的运动用具和防护装备。要了解在不同环境下、不同项目中运动的知识技能以及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3、认识强度
运动的强度直接与施加在心脏上的负荷有关。运动中比较简易的科学监督强度的方法是心率,可以先算出自己的最大心率(-年龄),然后推算强度:
低强度运动:运动中的心率大约保持在最大心率的50﹪以下
中强度运动:运动中的心率大约保持在最大心率的50—70﹪之间
大强度运动:运动中的心率大约保持在最大心率的70﹪之上
自我的感觉也非常重要:
还有以下认识强度的简便方法:
中强度运动:运动时心跳加快,微微出汗,但还可以一边运动,一边讲话;
大强度运动:运动时心跳急剧加快,大汗淋淋,气喘吁吁,运动时已经不能讲话。
4、注意急流勇退
在大强度危险区的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就应该放慢步伐,快走一段,让身体有个缓冲,切不可蛮干坚持。
5、注意补水,补充运动饮料
跑马拉松的过程中,补水、补充运动饮料也很重要。运动员中暑往往是马拉松跑中另外一个常见的危险之一,其发生率远高于心脏骤停,但同时也被认为是心脏骤停发生的诱因,天气炎热和湿度高的环境下尤其如此。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卫琳综合厦门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