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商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厦门日报战疫勇士逆行展担当厦 [复制链接]

1#


  “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用心用情用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充分展现港口人的精神风采和责任担当!”近日,新一批厦门港口管理局战“疫”勇士出征时,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吴顺彬如是说。


  本轮疫情发生后,厦门港口管理局以党建为引领、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已先后派出四批党员干部支援全市战“疫”工作。


  他们挺身而出、逆向而行,奔向最需要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其中,有以陈金炼为主的十余名党员干部,奔赴同安区9个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也有以赖世威为组长的党员突击队,支援岛内某隔离酒店。


  国庆假期,疫情进入扫尾期和决战阶段,厦门港口管理局的党员干部仍在一线坚守。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出行时的承诺:“疫情不退,绝不收兵!”


  人物1


  厦门港口管理局一级调研员陈金炼


  快速对接工作防控落实到位


  


  ▲在陈金炼(左)和相关单位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明溪村核酸检测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在同安区五显镇明溪村,陈金炼仅花了一两天时间,就和当地的村干部打成一片,快速对接、有效组织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这不仅仅因为陈金炼是土生土长的同安人,更因为他工作有一套,再难的问题都能从容应对。”当地的一名村干部说。


  9月22日,陈金炼作为下沉干部领队来到明溪村,任包村干部第一责任人、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


  明溪村是五显镇最大的行政村,面积10.3平方公里,一共有12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多人,实际居住人口多人。“这么大的村,疫情防控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任何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会产生漏洞,必须快速健全完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有序推进工作。”他说。


  比如,县道穿村而过,外来人员流动多、村居分散人口多,人员管控难度大,还要兼顾物资供应和民生保障;村里原有设备设施先天不足,大规模、快速开展核酸检测的难度较高;一些村民对防疫政策不理解、重视程度不足,现场宣传、解释工作量很大。为此,陈金炼和各级下沉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一同商议,快速拿出解决方案,确保核酸检测等重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我们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成立村网格化管理工作专班和四个网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在全村设置了11个卡口,严格落实卡口管理‘八个有’、人员管理‘五个一律’。另外,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带头作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防控工作。”陈金炼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陈金炼带领全体干部和工作人员、志愿者日夜扑在防控一线,在核酸检测时期,他们每天六点不到就起床做准备,连续工作14小时以上。陈金炼更是全天蹲点,与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经常到各个自然村去巡查督导,及时加强薄弱环节和改进不足,关心慰问特殊群体、困难群众和老弱病残。其间,各级领导来工作检查,对明溪村防控工作给予高度肯定,“现场一看,就让人觉得放心。”


  人物2


  厦门港口管理局水运处副处长杨腾


  瞒着家人打包行李上一线


  


  ▲杨腾(右三)向专班成员传达指示,严格落实“三区两通道”,积极推进整改施工项目。


  9月17日,得知单位将会派遣第二批党员干部支援同安,杨腾抢先报了名。回家后,他偷偷打包了换洗衣物,将其“藏”在办公室——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打算先“瞒”一段时间。


  “明日上午9点,集合出发。”经过十天的等待,26日夜里,杨腾终于收到了出发通知。其间,他每天都向港口局人事处打听信息,生怕错过。


  接到通知后的杨腾依然不动声色,他平静地告诉妻儿:“组织派我驰援同安,关键时刻党员更应该展现担当。我是同安人,同安需要我,我便前往,义之所在、责无旁贷。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向家人许下承诺的同时,杨腾履行着一名党员对家乡的职责。


  身为工作专班组长,杨腾没有坐镇指挥,他更习惯与同事们站在前线。从隔离场所的升级改造,到隔离人员的人文关怀……各类专项任务工作现场,都能看见杨腾的身影。他说:“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有脱不开身的时候,当他们有事撤下,我要作为一枚‘拼图’补上去,这是我应做的。”


  在杨腾的带领下,32位来自不同单位的专班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整个班组如同一个“大家庭”,成员互相关照、共克难关,向着战“疫”胜利目标不断奋进。


  人物3


  厦门港口管理局机关党委四级调研员赖世威


  将“家”文化带入隔离酒店


  


  ▲赖世威(站立者)组织第四次专场培训,对安保组人员(含公安干警、保安人员)进行穿、脱防护服全流程和注意要点的培训,避免交叉感染现象发生。


  在岛内某酒店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专班组长赖世威将“家”文化带入了工作中。他的愿望是:让住在隔离点的群众都能像住在自己家一样。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了解群众所需。根据群众入住时所填写的性别、年龄段、职业等信息,赖世威及专班成员对名集中医学观察群众进行了“人群分类”,提前预备群众所需服务以及物资。


  有些老人牙口不好,需要配质地较软的餐食;部分群众所需的特殊药物储备不足,医院购入;群众连续14天隔离在房间里,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赖世威每天考虑的问题覆盖范围广、内容细,每天至少需要3个小时进行梳理。


  担心考虑不周,赖世威组织工作专班开通了紧急专线,以解决群众急难问题。其中一条专线,是赖世威的手机号码。“我的手机日常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即使睡觉也不敢静音。”赖世威说。


  截至目前,赖世威已全时驻岗近半个月了。这段时间里,由于工作节奏快,和妻子视频时,两人也仅三言两语便结束通话。


  直到电视新闻上出现志愿点的相关画面,妻子才仔细看清了丈夫的面庞。“才几天时间,你的两鬓都白了。”这是新闻播出当天,妻子拨通电话时说的第一句话。


  链接


  干部上一线战“疫”“娘家人”做好后援


  打开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为下沉一线战“疫”干部准备的旅行袋,被子、草席、无菌外科手套,甚至还有蚊香液、卷纸……“这简直比我老婆还贴心!”一名队员惊呼。


  此次战“疫”,厦门港口管理局共派出党员干部、志愿者共两百余名。“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希望出征队员强化使命意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早日凯旋。”党组书记、局长吴顺彬说,作为“娘家人”,港口局要“红心”提战力、“贴心”送温暖、“全心”识干部,既要在大战大考中体现担当,也要为一线人员做好后援。


  想想前线烈日当头,喝水不便,容易引发中暑,后援队立即补充藿香正气水;想想有的下沉村居队员就餐不便,可能引发肠胃问题,后援队立即补充整肠丸;想想双手长时间浸泡在不透气手套里,后援队立即补充指甲刀……


  后援队还组建了同安“防疫云之家”,前方队员可24小时提困难、诉衷肠。后援队队长、厦门港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陈炜说:“因工作需要,不能亲赴前线,但我们要想前线之所想,急前线之所急,全方位保障一线战“疫”人员所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